
根據市委安排,我院扶貧攻堅“掛包幫”“轉走訪”工作聯係點為(wei) 昌寧縣大田壩鎮文滄村。該村屬於(yu) 山區,距離鎮16公裏, 國土麵積60.5平方公裏,全村轄16個(ge) 村民小組,有農(nong) 戶734戶,人口2369人,農(nong) 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烤煙、泡核桃為(wei) 主。現將開展第一輪“轉走訪”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市人民醫院分別於(yu) 9月16日、22日、24日、29日派出四批隊員共78人深入164戶貧困戶家中走訪,共完成《貧困戶訪談問卷》、《“六個(ge) 到村到戶”需求表》、《結對幫扶聯係卡》、《結對幫扶門牌卡》各164份,《“六個(ge) 一批”明細表》78份。製定貧困戶“脫貧計劃”、“脫貧方案”各164份,撰寫(xie) “走訪總結”、“心得體(ti) 會(hui) ”各78份。
通過深入走訪、調研、分析,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大部分人畜飲水困難,村內(nei) 道路建設差,基礎設施滯後;產(chan) 業(ye) 單一,無龍頭企業(ye) ,農(nong) 民生活困難,農(nong) 村經濟發展緩慢。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是:缺資金,缺產(chan) 業(ye) ,缺技術,缺致富辦法;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飲水困難;有些家庭父母年邁多病,贍養(yang) 負擔重,子女上學負擔重。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領導小組,開好動員會(hui) 。及時成立了由院長任組長,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院長任副組長,各職能科室領導為(wei) 成員的扶貧攻堅“掛包幫”“轉走訪”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在黨(dang) 辦,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兼任辦公室主任、黨(dang) 辦主任兼任副主任。9月14日,召開全院扶貧攻堅“掛包幫”“轉走訪”動員會(hui) ,院領導、各科室領導、工作隊員參加會(hui) 議。會(hui) 上,院長強調:扶貧攻堅是一項政治任務,必須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文滄村貧困戶2018年脫貧,要求幫扶幹部動真情、扶真貧、真扶貧,並注意交通安全;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原文領學了省市委關(guan) 於(yu) 扶貧攻堅的文件精神及領導講話精神,強調此次扶貧攻堅工作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量化考核機製、退出機製,不脫貧不脫鉤;駐村工作隊員早春花同誌就如何做好“轉走訪”工作做了業(ye) 務培訓。

(二)領導帶頭,認真走訪。鎮政府安排我院164戶貧困戶幫扶任務,為(wei) 了不給一線醫護人員增加負擔,院長帶頭掛4戶,其餘(yu) 院領導掛3戶,各職能科室領導、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掛2戶。院領導分批次帶隊走訪,親(qin) 自深入農(nong) 戶家中按照“一看、二聽、三問”的要求把工作做實做好。9月16日08:00,第一批隊員共28人(包括駕駛員5人)從(cong) 醫院出發,當天雨很大,路很難走,坑坑窪窪,一路上到處可見塌方。由於(yu) 進村道路塌方被堵,我們(men) 隻有調頭繞小路進村公所,到村時已12點多了。用餐後,隊員們(men) 在村民小組長的帶領下前往結對戶家中,由於(yu) 下暴雨,外寨、竹窪、龍塘、阿正寨、羊鼻溝、德斯裏小組道路中斷,不能前往,一部分隊員隻有留在村裏開民情懇談會(hui) 。該村轄16個(ge) 村民小組,隻有村公所旁邊的老廠通水泥路。車輛將隊員送到主幹道與(yu) 岔道口處,然後步行到結對戶家,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爬坡上坎,有的要走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為(wei) 了不給基層增加負擔,在村公所吃完晚餐後連夜返回,每批隊員都是晚上21:30才回到城裏。
(三)嚴(yan) 格紀律,樹立形象。在工作中,醫院嚴(yan) 格按照“十不準”要求,不迎來送往、不層層陪同、不大吃大喝、不收受土特產(chan) 、不賭博酗酒、不遊山玩水、不代訪,按規定繳納夥(huo) 食費,切實做到“三嚴(yan) 三實”和“忠誠幹淨擔當”。通過深入村社、農(nong) 戶家中,真正知道村社幹部在想什麽(me) ,農(nong) 戶在盼什麽(me) 。不僅(jin) 掌握到第一手可靠資料,還拉近了領導幹部和老百姓的距離。真正做到了“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jue) 、工作在一線創新、難點在一線突破、能力在一線提高、作風在一線轉變、形象在一線樹立”,讓老百姓感覺到溫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按要求繼續開展走訪工作,了解情況。幫扶幹部每年不少於(yu) 兩(liang) 次走訪結對戶,了解農(nong) 戶存在的困難及各種惠民政策的落地情況,及時調整幫扶方案,解決(jue) 農(nong) 戶實際困難。

(二)爭(zheng) 取政策支持,構建扶貧的長效機製。一是爭(zheng) 取項目,重點解決(jue) 基礎設施建設,關(guan) 鍵是實現村到組道路硬化和通自來水,解決(jue) 群眾(zhong) 出行難、物資運送難和人畜飲水難等難題。二是爭(zheng) 取金融支持,發展壯大養(yang) 殖業(ye) 。養(yang) 牛、養(yang) 羊是該村一項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優(you) 勢,由於(yu) 農(nong) 戶單打獨鬥、規模小,在疾病防治、養(yang) 殖技術上參差不齊,產(chan) 業(ye) 難以發展壯大。今後將加強技術指導、疾病防治,爭(zheng) 取小額貼息貸款項目給養(yang) 殖戶,做大做強養(yang) 殖業(ye) 。三是爭(zheng) 取政策支持,把無勞動力、常年患重病、70歲以上的老人納入農(nong) 村低保;對困難戶就讀高中、大學的子女爭(zheng) 取學費減免,扶貧先扶智;對居住在危房的農(nong) 戶爭(zheng) 取危房改造資金,進行維修或者拆除重建或者搬遷。四是加強農(nong) 村實用技術培訓,培養(yang) 有文化、懂技術、會(hui) 經營的新型農(nong) 民。
(三)鞏固壯大烤煙產(chan) 業(ye) ,同時發展好林果經濟。由於(yu) 氣候優(you) 勢,該村煙葉質好價(jia) 優(you) ,是該村重要的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要充分用好烤煙產(chan) 業(ye) 政策,加強技術指導,鞏固壯大烤煙產(chan) 業(ye) 。同時,按長遠發展來看,必須打“綠色、生態”品牌,發展泡核桃等林果經濟。